鱼名称 | 翘嘴 | 黑鱼 |
---|---|---|
拉丁名 | Erythroculter ilisaeformis(Bleeker) | Ophicephalus argus (Cantor) |
地方名 | 翘壳、翘嘴巴 | 黑鱼、财鱼、乌棒 |
科属 | 鲤科:Cyprinidae | 鳢科:Channidae |
分布 |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| 分布很广,除西部高原地区外,几乎遍布于全国各水系 |
形态特征 | 体形侧扁,头背面平直。口上位,下颌坚厚,上翘,竖于口前。眼大。鳞小,侧线鳞80~93枚。背鳍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。 | 体略呈圆简状。头尖,稍平扇。口裂斜伸至眼后,上下颌具尖齿。头部覆盖鳞片。背、臀鳍基部很长。胸鳍、尾鳍圆形,腹鳍小。 |
生态习性 | 体型较大,生活在敞水区的中上层,行动迅速,善跳跃。性凶猛,捕食其他鱼类。6~7月产卵,卵黏附在水生植物的茎、叶上。生长迅速。在天然水体渔获物中占比重较大,以松花江所产最著名。 | 个体较大,生长快,为凶猛性鱼类,常潜伏在水草丛中伺机袭捕食物,主食鱼、虾。口腔内具辅助呼吸器,常吞吸空气,能适应缺氧环境。产卵期在5~7月。亲鱼将水草搅成环形的巢,产卵于其中,卵为浮性,亲鱼有守巢和护仔鱼的习性。 |
利用价值 | 其肉洁白鲜嫩,营养价值较高,但多细刺。已开展人工养殖。 | 含肉量高,肉白嫩鲜美,富有营养。 |
禁忌人群 | ||
适宜人群 | ||
化学成分 | 每百克可食部分含水分77克,蛋白质18.6克,脂肪4.6克,灰分1克;钙37毫克,磷166毫克,铁1.1毫克,核黄素0.07毫克,尼克酸1.3毫克。 | |
性味 | 甘,平。
①《开宝本草》:"味甘,平,无毒。" ②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甘,温。" |
甘,寒。 |
归经 | ①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肺、胃,兼入肝。" <br/> ②《要药分剂》:"入脾、大、小肠。" | |
功能主治 | 开胃健脾,消食行水。
①孟诜:"主肝家不足气。调五藏气,理经脉。" ②《食疗本草》:"助脾气,能消食,理十二经络舒展不相及气。" 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"助血脉,补肝明目,灸疮不发,作脍食之良。" ④《开宝本草》:"主胃气,开胃下食,去水气,令人肥健。" ⑤《滇南本草》:"治痈疽疮疥,同大蒜食之。" ⑥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行水助脾,发痘排脓。" |
利水,袪风。主治湿痹,疗面目浮肿,利大小便;亦治肠痔下血,又能预防小儿麻疹。 |
用法用量 |